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对比,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规模与主要特征、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脉络、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化脉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评价四个方面展开。
本文在回顾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北京市在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流入地政府,北京市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规模调控、教育经费的压力和有限教育资源的限制等政策困境。指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赖于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的确立和政策的有效执行。
出于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问题的关注,本书从人口流动的视角来看待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具体而言,本书尤其关注成人流动背后的留守儿童以及流动儿童群体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健康和教育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既然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在一段时期内将普遍存在,在诸多因素限制下,对流动人口家庭来说,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正如鱼和熊掌一样难以取舍又无法兼顾:父母外出,子女留守...
本文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两代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异同,发现流动人口内部的代际差异也会导致其子女随迁决策过程和结果的不同。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中国近四十年来经济转型的重要特点之一。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和突出特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人口总量,而且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持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总量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而流动人口的家庭发展与社会融合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劳动就业特征、社会融合特点以及其医疗健康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
早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经显示核心家庭举家迁移成为流动人口进城打工的主要形式,北京市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2006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显示,被访流动人口家庭举家迁移的比例为41.2%。到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6~14岁的外来学龄儿童为24.9万人,占全市学龄儿童的28%,与2000...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呈现家庭化、稳定化、流入地居住长期化等新特点。失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一种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流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失业与这一预期不符。同时,流动人口失业和再就业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中一个筛选、赋权和管理的过程,具有内在的政府行为机理。城市中的教育培训、就业保障和职业引导机制只有适应了流动人口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