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开始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通过,该计划实现了保障对象普惠化、服务方式社区居家化、资金来源税收化以及照护管理整合化的发展。201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开始实施,该方案扩大长期照护对象、扩展长期照护内涵、推进长期护理ABC计划、建立新型给付支付制度、扩充长期护理人力资源以及实施照护者关怀计划等。...
本文通过对中国老年人各年龄段失能率、失能老人数量、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成本、失能老人潜在的财务总需求的预测,得出2020~2050年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总量、平均照护成本的变动趋势。通过对不同老年人健康程度、机构照护意愿和照护服务购买力的分析,对老年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进行科学分类。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共担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养老照护模式已无法维系。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当年的独生子女父母目前正进入老龄、高龄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加快实现从过去的家庭照护、家庭养老向家庭与社会共同提供照护养老服务的转变。
近年来,南通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日益攀高,加之劳动力净流出,当地养老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10月,经过多方论证,南通市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南通三个辖区(崇川区、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推出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在南通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实行半年后,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
本文阐明了养老服务中照护人员供求短缺矛盾的形成机制。老龄化加速导致需要照护的老人数量急剧增加,而少子化、核心家庭的涌现和妇女劳动参与率高削弱了家庭的照护供给能力,社会化养老服务将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养老机构因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以及缺乏职业发展机遇等面临照护人员招工难和流失率高等挑战。基于国内外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照护人员开发体系。
初建于汶川抗震救灾中的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紧急生活护理的行业,在青海玉树救灾中成熟了。2010年4月18日至5月29日,长期照护全国联盟开展了42天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行动,组织了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56家长期照护全国联盟成员单位,共计193名志愿者,为315名藏族老人和同胞提供了专业生活护理照料服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