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阐明了养老服务中照护人员供求短缺矛盾的形成机制。老龄化加速导致需要照护的老人数量急剧增加,而少子化、核心家庭的涌现和妇女劳动参与率高削弱了家庭的照护供给能力,社会化养老服务将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养老机构因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以及缺乏职业发展机遇等面临照护人员招工难和流失率高等挑战。基于国内外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照护人员开发体系。
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调研小组对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以下简称医保局)进行调研,其间走访了长春市养老社区,并就医疗照护险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机构有:博远·祥祉圆养老院、怡康园老年公寓、倚水佳园老年护理院、金鸿养老院与长纺温馨养老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开始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通过,该计划实现了保障对象普惠化、服务方式社区居家化、资金来源税收化以及照护管理整合化的发展。201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开始实施,该方案扩大长期照护对象、扩展长期照护内涵、推进长期护理ABC计划、建立新型给付支付制度、扩充长期护理人力资源以及实施照护者关怀计划等。...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养老照护模式已无法维系。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当年的独生子女父母目前正进入老龄、高龄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加快实现从过去的家庭照护、家庭养老向家庭与社会共同提供照护养老服务的转变。
美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占比不断提升,由于残疾或者活动受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老年人依靠家庭照护的方式越来越困难。美国试图把照护老年人的责任从家庭转向政府,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了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格局。本文从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场所、多元责任主体等方面介绍美国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一主体提供的政府财政普惠制供给、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长期照护私人保险的财务供给能力进行分析,得出2020~2050年单一主体财务供给承担能力的变动趋势。单一主体财务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潜在的财务需求,需要多元主体共同融合,共担长期照护财务损失的风险,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提供依据。而政府的长期照护保险制...
本文回顾了2004年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局部地区农民工“短缺”的问题,探讨了全国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