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综合型     检索到  62490  条相关信息

综合创新生态城市是以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态功能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为基础,促进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不断进行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本报告通过构建综合创新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对全国116个城市位居前50名的综合创新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提出了制定我国综合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的“V”形战略,及有效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综合创新生态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作者:曾刚 孔翔 滕堂伟 包晓雯 程进 辛晓睿 朱贻文 张绪英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农村空间生态、产业生态和生活生态问题的直接外推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战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内在动力。生态综合土地整治围绕生态改善的核心目标,将解决农村生态复合问题与开展不同类型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农村工业用地整治,通过营建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形态和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的联合应用,破解农村生态空间萎缩与景观破碎化、乡村企业和农业的生产...

作者:谷晓坤 陈百明 王秀芬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综合创新生态城市是创新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有机融合,也是全球创新驱动与全球生态治理战略耦合的产物,是中国实施创新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空间载体。兼具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康的生态区域、精明的城市结构三者的特点。为了准确把握我国综合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笔者构建了综合创新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借助2014年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面板...

作者:曾刚 滕堂伟 尚勇敏 朱贻文 海骏娇 顾娜娜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关系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巩固高原生态屏障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试验区建设应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核算三江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监测预警评估机制、绩效考...

作者:张贺全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综合创新生态城市是创新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有机融合,也是全球创新驱动与全球生态治理战略耦合的产物,是中国实施创新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空间载体。兼具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康的生态区域、精明的城市结构三者的特点。根据综合创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运用各相关省区市的统计年鉴、各相关城市的统计年鉴、各相关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作者:曾刚 滕堂伟 朱贻文 叶雷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是经济水平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发展与实现地方人民脱贫的重要保障。

作者: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在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建设大都市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统筹郑州北部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省会郑州生态屏障,把郑州北部地区打造成为“山水相依”“城水互动”“林城共生”“显山露水”的绿色田园城区。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优良、社会和谐”的低碳发展之路,对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与城市化同步推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作者:王琪 陈玲 翁珺 弋伟伟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土地整治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土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整治理念、目标、对象和组织方式等方面拓宽了视野和方向。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作需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创新整治理念要求,完善整治平台建设,积累试点实践经验,由点及面、有序推进国...

作者:贾克敬 赵雲泰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