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和日村的大部分村民早在搬迁之前,已通过家庭或寺院师徒传承习得了在石块上刻制经文和图案的藏族传统石刻手艺。和日村把大量的人力资本从畜牧业转移到石刻业,由于村民们早已掌握了刻制石经的技术,省去了技术培训方面的前期投资,之前所刻石经也有一定的销售渠道,石刻业较为顺利地在和日村发展起来。村子里的人不仅开始把石刻当作重要的文化传承,而且石刻业已发展成为支撑和日生态移民...
本文紧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这一核心概念,充分运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田野考察与文献校勘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保护石刻文物的大前提下,以西安地区石刻为考察对象,阐述其价值,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关于西安民国时期石刻的保护对策,进而为更广阔的地理概念以及时间概念上的同类石刻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文章利用阿里穹窿银城遗址保存的古藏文石刻文字、新发现的藏文历史文书资料,考察了有关象雄王城遗址及相关历史史实,确定了王城所在的位置。
金猥墓志是近年来陇东地区发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休屠人的重要石刻文献,墓志通篇记载了其家族世系,对研究金氏休屠家族及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了证史补史的作用。
我们看到和日村在移民搬迁之后,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首先引发了他们生计方式的转变和诸多尝试,整个村庄在其文化传统基础上依托石刻技艺开辟和逐渐兴盛起来的“石刻业”,已成为村民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他们解决生计问题的主要途径,也即靠什么生活。较之在牧区时对牧业的极大依赖,现在的和日村,其新兴产业“石刻业”在村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基本上取代了过去的畜牧业,和日村生...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是一座墓志铭博物馆,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1984年由新华社宣布对外开放,1986年成立千唐志斋管理所,1992年更名为千唐志斋博物馆,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千唐志斋以其珍藏的唐及历代墓志石刻近三千件而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新安县重要的旅游景区和...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市北部。县城福集距泸州33公里、成都230公里、重庆130公里。自古为川黔、川滇陆路必经之地,被誉为“川南门户”。拥有龙脑桥、雨坛彩龙、宋墓石刻三大国宝,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是国家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国家级建筑劳务基地县,西部百强县,全国法治示范县,全国公安“三基”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安市丰州古镇莲花峰的摩崖石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公元376年),比陆羽的《茶经》问世要早300多年。福建也是著名的特种茶产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是福建首创。晋有文考,唐入茶经,四朝贡品;首创四茶,元始...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