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碳减排     检索到  329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碳减排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次研究拟解决如何全面测算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排放存在怎样的区域关联,在什么情况下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关联度会提高,以及地区间应该通过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协同减排等问题。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文从建立区域农业碳协同减排理论分析框架入手,通过设置地理渠道、经济渠道和技术渠道,分别采用传统空间杜宾模型和分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地区合作减排的方式、渠道以及合作的条件,为区域协同合作减排指明方向。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重庆市作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呈现总量整体上升、碳强度持续降低的态势,仅2020年受疫情影响碳排放总量有所降低。重庆在推进碳减排过程中,依然存在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双重挑战、碳排放总量核查不完善、高碳排放行业占比高、碳排放交易市场不健全、政策平台技术人才保障不成熟等问题,为此,亟须采...

作者:孙贵艳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本文从区域农业碳关联出发,探讨了碳关联的具体形式,解释了碳关联的可能原因,分析了碳关联提升的减排效应,最终落脚到区域协同减排机制的建立,着力从行政机制的角度解决农业减排中“1+1>2”的问题。

作者:何艳秋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文从测算区域减排协同度入手,并从降低农业碳减排成本和促进区域减排收敛两个方面探讨协同减排的效果,进而依据减排社会成本最小化、减排分摊公平化、减排标准差异化和发展权益均等化四个原则,从基础性协同治理机制、动力性协同治理机制,以及保障性协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农业碳排放的协同治理机制框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唐宏 刘云强 夏顺洁 兰想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书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立足农业碳减排,构建了包括农用能源、农地利用、反刍动物饲养、作物种植和农业废弃物五方面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为全面、准确测算农业碳排放水平奠定了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证方法探究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的具体形式、影响因素,挖掘地区现有的协同减排策略,厘清合作减排中的可能障碍和困难,进而搭建农业碳排放区域协同治理框架,为我国探索可行的低碳农业区...

作者:何艳秋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文在测算农业碳减排成本的基础上,采用弹性分析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碳减排置于同一框架下,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探讨碳减排模式的区域差异,寻找碳减排标杆地区。本文从经济、技术、政策三维视角选取影响因素,运用可变系数面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业碳减排成本的影响,以便从减排成本的区域异质性中提出差异化的减排措施。

作者:王芳 朱思宇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省域间农业贸易隐含碳转移进行核算,并对比和评价各区域农业隐含碳转移的效应与效益,以期从碳转移的角度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碳关联的原因,并为科学合理地划分农业碳减排责任、制定农业碳减排策略奠定基础。

作者:戴小文 王鸿春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