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跳公节     检索到  9  条相关信息

本文回顾了广西达腊彝族跳公节民俗的变迁。首先概述了达腊彝族的跳公节传说;其次介绍了节日中的主要人物“麻公”的地位、当选条件和活动花销等;再次整理了达腊跳公节的发展脉络,并归纳了1949年到现在跳公节在节日活动、管理方面的变化;最后介绍了对达腊跳公节发展贡献突出的乡村精英和以“传统文化知识与农村发展”项目组为代表的外部力量,并描述了达腊跳公节发展现状。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探究了广西达腊白彝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参与状况。首先分析了达腊白彝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限制;其次以跳公节为例描述了达腊白彝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过去跳公节主要是义务性的传统仪式,后来在“传统文化知识与农村发展”项目组参与下成为保护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项目;最后对达腊白彝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如建设民族风情体验项目、形成区域旅游模式等,并...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传统习俗观念等影响,达腊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传统“跳公节”的恢复举办,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当地政府、彝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交通条件、生计模式也都有了长足进步。本书呈现了当代中国西南边境一个彝族村落发展变迁的境像。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达腊全村有10个自然屯共1570人,主要有汉、壮、彝3个民族,各民族居住区域有间隔,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彼此和睦相处。本文介绍了达腊屯彝族来源、民族结构、民族关系、民俗、宗教等内容。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达腊村有10个自然屯,全村耕地面积1301亩,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养业和外出务工。本文介绍了达腊屯农业、经济作物、养殖业、旅游业、商品业经济等发展情况。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介绍了广西达腊彝族屯的基层组织结构。首先回顾了中国基层组织的历史沿革,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阶段;其次描述了达腊屯的基层组织变迁史;再次叙述了当地以党总支、村委会、村民小组为主的基层组织概况和工作职责;最后介绍了达腊屯在村务管理、治安工作、村务公开、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的治理情况。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介绍了达腊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传统医疗、现代医疗、民间传说、民族歌舞、乐器等情况。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介绍了广西达腊彝族屯的基本情况。首先描述了达腊屯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常见自然灾害,以及当地水资源短缺、物产资源丰富的资源分布状况;其次叙述了达腊屯的历史沿革;再次阐述了建国后当地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并对村民交通工具进行了统计;最后描述了达腊屯人口状况及主要姓氏。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