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城乡一体化

争创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样板县

双流是四川省成都市的近郊大县,自东向西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幅员面积1067平方公里,辖21个镇、4个街道,户籍人口93万人,流动人口30余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56.4%。“人口多、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双流最大的县情,发展不足仍然是双流最大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双流最大的实际。正是基于对双流县情的准确把握和客观认识,2003年,双流县提...

作者:谢瑞武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统筹城乡就业

本部分内容是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统筹城乡就业。第一节介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包括平凉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平凉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平凉市劳务输转的现状及特征,平凉发展劳务输转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和平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第二节探讨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包括统筹城乡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和平凉统筹城乡就业对策建议。

作者:马海涯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格尔木城乡建设发展概况

本文主要陈述了2003年《格尔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立的新时期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还介绍了包括道路与照明、供水与排水、人居建设、防洪和绿化等日趋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刘景华 马生林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导言

本章是本书的导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已有的研究;基于地市区域的利益;思路与结构和研究方法。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对于城乡发展和城乡关系的认识,人类已经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发展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以及空间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精彩论述,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协调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同时,很多国家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有大量实践,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和有效措施。认真研究,适当汲取,对于推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本文对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当前城乡关系中依然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反思,认为发展战略偏向和分割体制是今日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根源,市场化改革所引致的利益结构变化以及市场化本身的规律性致使这种格局日趋刚性。因此,新时期由中央主导进行发展战略和分配格局调整并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城乡经济协调状况也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复杂多样性。因此,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借以比较和分析各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程度和不同侧面,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本文仅从城乡经济协调状态、协调动力和协调保障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体系,并利用这个体系对全国27个省和自治区,以及山东省15个地级城市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综合解决“三农”问题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三农”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障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在制度变革、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和“三农”外部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打下...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一:区域工业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应该统筹考虑轻、重工业,工业与其他产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工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关系,使工业化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在分析工业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我国工业化模式演变及其对城乡经济深远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市区域视角下工业化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路径。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二:区域城市化

由于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体制安排,我国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对城乡经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不利影响。实施“十五”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方针政策,城市化发展迅速。至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1.76%,尽管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但普遍认为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如果不重视城乡关系的和谐统...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