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扶贫

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2011~2012)

本文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新进展。文章首先肯定了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然后文章即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最后文章在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环境竞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展望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作者:林寿富 李建平 李闽榕 高燕京 李建建 黄茂兴 苏宏文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游牧体制的价值观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的因素。在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上,蒙古族传统游牧体制及其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用。恢复游牧体制是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的选择,对于蒙古族及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烨 王毅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创新发展理念推进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与协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山西经济转型的本质是从传统的“黑色经济”转型至现代的“绿色经济”。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山西转型综改,打造以“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四大目标为重点的“绿色山西”发展模式,并通过实施绿色新政、构筑绿色产业、发展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城市、倡...

作者:梁红岩 郭来利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梦魇下的黄蝶:台湾美浓水资源运动与生态祭典

“美浓黄蝶祭”为台湾自1990年代蓬勃兴起的族群运动与环境运动的重要发展见证。美浓作为台湾重要的客家乡镇,全镇人口中客家人占95%之高比例。自17世纪以来即已是南台湾下淡水溪流域中游的农业大区,以水稻为主要生产作物。在台湾1970年代进入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后,美浓也因此挤压了许多劳动人口往都市去,造成农村急速老化凋蔽。1995年,当地仕绅与返乡青年为求凝聚重建农村的意识,...

作者:洪馨兰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网络环境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反思——以四川民族地区A州为例

笔者在2012年初以四川民族地区为对象,以A州24所中学828名教师为样本,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显著性低于期望值。主要表现在:网络设备性能稳定性较低、数量较少,网络连接困难等“硬件条件”困境;校本研究浮于表层、职称晋升制度中关注度较低、设备维修困难等“软件条件”困境;教师过度关注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不足等“过度关注自我”的认知困境...

作者:冯应国 张雳 雷云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研究——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模式和保护方式仍然在探索之中。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生动体现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包括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传承人从艺表演的现实语境、传承人传艺的社会组织关系网络、传承人相互认同的信仰基础。从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构成因素,可以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保护进行实证性思考。

作者:周全明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中国周边环境的新变化与对策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兴衰息息相依。目前中国处在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周边”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一直处于“首要”的位置,中国试图通过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构建和巩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有利周边环境。深入分析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特...

作者:张蕴岭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桂林景观的生态艺术化历程

艺术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形成了超循环的发展路径。桂林景观的艺术发展也如是。在桂林景观中,最早的艺术形态是天成性艺术,接着出现了生存性艺术,再而形成生活性艺术,进而发展出天生艺术,实现向天成性艺术的螺旋复归。桂林景观的螺旋发展经历了三个平台。在第一个平台上生成了生态景观。它是景观的生态化,即景观与生态结合,覆盖桂林的生态世界。这就既拓展了景观的量,又提高了景观的活性质...

作者:袁鼎生 蒋新平 龚丽娟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桂林景观生态的超循环发展

桂林山水是一个以独秀峰为圆心的圈进旋升结构。它在主次对生中实现了张弛有度;在疏密匹配中走向了动态衡生;在量体安位中生发了辩证中和;最终形成了超循环的景观生态。桂林景观还展开了逻辑化的历史生态的超循环,显现了深刻的、系统的景观生发规律。

作者:袁鼎生 蒋新平 龚丽娟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桂林景观生态比较

桂林山水甲天下,当是在比较中形成的审美判断。景观比较一方面是价值的区分与权衡,然而更重要的是发现景观生态的系统规律。桂林景观可通过自身系统的比较,与国内外相似景观的比较凸显比较优势,相互提升景观境界,共同生发景观的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规律,当可实现自身、他者、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袁鼎生 蒋新平 龚丽娟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