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家庭关系调解:我仿佛多了一个女儿

本文介绍了惠民互助服务中心对返乡工伤者的家庭关系调解案例。

作者:张灵敏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残障权利与公众传播——关于2015年中国十大残障权利事件的讨论

自1980年代以来,人们对残障的认知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向医疗模式的转变。2008年,中国批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后,本土残障人组织开始推动人们对残障认知向社会模式的转变。但在媒体报道中,我们仍然经常看到对残障污名化、病态化、超常化、错误化、政绩化等的报道传统,或使用医疗模式的报道框架,这对残障人权利的实践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为推动公众残障意识的提升,民间残障人组织“一...

作者:蔡聪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赋权与增能:残疾人社会支持的逻辑、机制及比较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提供社会支持使其融入社会主流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分为赋权的社会支持和增能的社会支持。研究表明,赋权采取的是自上而下逐步赋权的方式,其实现逻辑是社会权利在先、政治权利在后。增能采取的是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方式,由个体自身的主动增能加上外部推动的增能而实现。本研究比较了赋权与增能的路径,提出了一种集体赋权与个...

作者:解韬 李超海 陈巧丽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从赋权到充权:盲人参加普通高考如何实现“零的突破”

2014年6月7日,时年46岁的河南盲人李金生在诸多媒体的关注下步入河南省确山县高考考场,实现了盲人参加普通高考的“零的突破”。盲人争取参加普通高考也成为民间社会政策倡导的范例。作为盲人高考倡导的参与者和李金生高考两天的陪伴者,笔者使用赋权和充权视角,回顾盲人高考大门打开背后十多年的民间呼吁和六年多的法规铺垫,以及李金生等权利自倡导者如何以公众参与的方式自我维权,分析倡...

作者:韩青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2014~201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政策观察报告

2013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7部门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出台。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要推动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政策的实施。因此,2014年部分省市开始推进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政策的实施。本文用定量的方法对2014~2016年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务员招录职位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部分省虽然实施了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政策,但是招录比例远远...

作者:王菁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身残志坚?——现代化进程中残障女性创业者的身份建构危机

本文以云南省S县为田野调查出发点,以小镇上的残障女性创业者为调研对象,描述残障人士在S县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语境下的生存环境,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本文重点关注残障女性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她们对于来自社会的“身残志坚”这一标签的看法。对其看法的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她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所处情境,如何处理出行、创业、经营、家庭、交往、康复等问题;二是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她...

作者:朱丽玲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精神医疗中的预先指示:倾听精神障碍患者的声音

“预先指示”,或称为“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由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competent adults)就将来丧失能力(future incapacity)时的若干决定提前表达自己的意愿。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能力有可能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这就使得预先指示与精神卫生法产生了关联。精神健康领域的预先指示使有能力的自然人在遭遇精神健康危机之前得以明确自己对于治疗...

作者:FionaMorrissey 陈博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影像中的残障与平等

本文基于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反歧视标准,检视了日常生活中有关残障的意象,并借助残障人自己的影像故事,批判传统社会中有关残障的狭隘想象。继而通过关于不同残障议题的影像,呈现肢体、听力、视力、精神障碍人士的日常生活,反思如何消除关于残障的过度阐释(或偏见),回到本心常识,尊重其平等权利。最后,讨论了法律人可以通过法学与美学的交叉,体认人的多样性与固有尊严,扩展关于社会正...

作者:丁鹏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不再爱丽丝(No More Alice)——评电影《依然爱丽丝》(Still Alice

看2015年“奥斯卡”颁奖的时候,看到最佳男主角是《万物理论》里面演霍金的Eddie Redmayne,最佳女主角是《依然爱丽丝》里的Julianne Moore,当时的感慨就是两个人演的都是病人。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把“生病”这件事搬到了剧情之中,我向来是很反感纯鸡汤式的励志片,因为生病本来就是残酷的,任何试图掩盖残酷本质的乐观都只不过是欲盖弥彰。好在《依然爱丽丝》像极...

作者:陈婉璇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温情镜像下的社会接纳:从“Idiot”(傻子)到“Brother”(兄弟)——评电影《雨人》

《雨人》讲述了主人公Charlie为分得父亲的遗产而从疗养院带走患有自闭症的哥哥Raymond,在七天旅途的朝夕相处中逐渐被哥哥的爱和亲情所打动,最后找回儿时珍贵手足情的故事。初看此片的感受是这部影片并没有传统好莱坞大片惯有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更没有激情澎湃的高潮场面,而是以两人乘车回洛杉矶的过程为线索展开,用生活化的事件组织影片,情感在细节中慢慢滋长。影片...

作者:戴怡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