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走进校园,融入他们

本文是对校园中农民工子女生活的研究,主要包括:一、因何选择:政策下的大多数;二、广阔视域下的微观生活;三、“主体建构” 视角下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四、信任关系网的建立;五、调查过程。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

本文介绍了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一、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二、来自社会变迁的挑战;三、“宝塔” 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四、本章小结。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飞翔中学的生存之道

本文认为,学校实质上是具有行动者特质的空间,这种特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学校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必然依靠其具体日常运作得以发挥。然而,学校并非机械地来实现这些社会功能,学校还是一个自主运行的组织,在完成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内部构成与运行并非单纯发挥社会功能,还是基于自身发展的一种理性行为。另一方面,学校是不同行动者相...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不容忽视的群体:学校空间中的教育实践者

学校本身又是个体行动者实施策略的空间,可谓学校的日常运作、个体的日常生活都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的。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空间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促使学校运作及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重点分析社会化的发起者——教育实践者的日常生活。首先,将通过展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地位的变化、大量农民工子女的涌入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注度的提高,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学校空间中的流动家庭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举家迁移”所带来的农民工子女家庭及亲子关系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家庭教育实践所具有的特征,以及作为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学校教育的。农民工将子女接入城市,在便于照顾的同时,希望子女能够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然而,他们在城市社会的现实处境与生活体验,可能限制其对教育的认知及投入。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主体虽然是家长...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游走于城市角落:农民工子女

在对学校、教育实践者和家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就学校空间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群体——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研究。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民工子女本身处于被教育、被管理、被控制的弱势地位,加之户籍身份的影响,这种劣势地位尤为突出。在此,笔者将首先展现农民工子女在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及其对学校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毕业后,何去何从

在关注教育机会获得的同时,要关注教育过程与结果。当前,初中毕业成为农民工子女重要的分流点。有的选择继续上高中、考大学,有的选择上职校,有的则直接步入社会,成为打工族。因此,从教育结果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的出路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民工子女毕业后的走向和对其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学校教育中的再生产旋涡

为全面了解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分层和流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笔者进一步将关注点聚焦在教育的具体过程上,分别对具有行动者特质的学校、教育实践者、家长及农民工子女的现实处境、应对策略及实际互动进行了深入剖析。因为,正是依靠上述行动者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学校教育才得以实现,而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形成。在本文中,笔者将首先对上述章节所做的分析进行简要...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单身汉的多重边缘困境

本文从单身汉的社会地位入手,分析了单身汉的生活境遇。首先叙述了单身汉在共居家庭中受到家庭内部成员的排斥,在独居时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与父母保持着依赖与冲突的关系;其次阐述了单身汉在社区中受到空间、社区交往和公共参与的三重排斥;最后描述了单身汉在外出务工期间陷入底层“边缘人”的生活困境。

作者:彭大松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儿童的媒介权利与媒介素养教育

首先,本文梳理了关于儿童的不同界定,提出本次研究中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公民。其次,本文提出要探讨儿童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儿童应享有的媒介权利,以呼唤学术界对儿童在使用媒介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关注。再次,本文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本文简要梳理了近些年我国开展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并描绘了当前国内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作者:郑素侠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