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村社区治理     检索到  63918  条相关信息

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如何使这一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真正能够健康成长,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社区自治需要在适当的治理架构中实现。那么,我们又需要哪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如何来处理社区与政府的关系?是否社区治理地位的增强,反而会导致社区自治的弱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治与治理的关系。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国家治理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村工作视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界对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也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学界的专家学者以治理理论为研究方法,不断地创新方式,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我国的乡村社会,以...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乡村旅游社区治理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是实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重塑农民主体积极性的重要路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各地衍生出多种典型的乡村旅游社区治理模式,本文将其总结为以政府调控为主的规划治理模式、以产业驱动为主的嵌入治理模式和以城乡融合为主的共生治理模式三种类型。提出了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困...

作者:吴志才 王博文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农村社区治理以农村居民自治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治理和农村社区建设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面,“乡村治理研究从发展和实践角度看,其实就是乡村建设,就是如何为九亿中国农民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而出主意、想办法”。农村社区治理归根到底要依靠农村社区居民,其实现前提有三:一是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农村社区内部各利益相关方的民主观念和意识,二是农村社区居民的...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本章是通过一个“城中村”的案例来考察传统农村社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并保留其社区自治组织性质的可能性。

作者:冯钢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中国的社区研究始于农村,初衷是以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主义探索社会改良之路。在20世纪20~30年代,乡村治理研究是几乎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以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本土化派,以毛泽东、陈翰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派,都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诊断,并开出了药方。吴文藻认为,社会是各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社区的结合,社区可分为都...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新型农村社区组织是对原村委会组织的改造和升华,是对城市社区组织的学习和借鉴,但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组织,要突出社区组织的“农村”特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居民身份双重、组织机构双重、治理双重、管理和服务双重4对矛盾。结合外地经验和咸阳实际,笔者提出新型农村社区“1+6”治理模式,“1”即主体重造,“6”即围绕主体重造必然要求身份重构、产业重转、设施重布、资产...

作者:赵强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本章介绍了社区治理遇到的问题:“公地灾难”趋于成真,资源价值的降低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污染相关的环境治理问题,政府权力介入时的扭曲,社区资源的内部分配与纠纷调解。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5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