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能否以及如何建设福利社会?本文认为,按照底线公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是一条最切实可行的道路。为论证这一观点,本文回顾了底线公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概述了底线公平制度结构、基本机制和原则,总结出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的主要特点,认为据此可以实现社会保障的动态均衡,增强社会福利的自我维持能力,收到以较小成本获得较大福利、最大限度地防止福利依赖、大幅度地降低社会紧...
2005年是中国教育公共政策发生宏观转向的转折之年。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在数量、培养能力上大规模扩张,极大地增加了国民的受教育机会。但由于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这种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系统经营创收的“产业化”模式来支撑的,从而导致了高收费、乱收费、钱学交易、择校热等种种乱象,加大了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学校差距,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质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文化权利的公平性及其保障措施,我国文化公平的现状分析,推进我国文化公平的思路与对策等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省推进教育公平的成效与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地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层次、类别之间的教育差距;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其次作者展望了河南省推进教育公平: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 更加重视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三是义务教育由追求起点公平逐渐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转变, 高中教...
面对全球化浪潮,海峡两岸暨香港经济产业结构正在经历大调整,与此同时社会变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突显新的挑战与机遇。处理好公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海峡两岸暨香港学者在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公平与发展的内涵与关联,交流看法和经验,对海峡两岸暨香港共谋发展、实现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未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使用2002~2012年中国各级受教育人口的分布数据,测算了全体人口及分性别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并进行了地区间分层聚类分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分解。研究发现,2002~2012年中国的教育成就和教育公平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北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