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地退出     检索到  9147  条相关信息

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是继农地承包到户之后又一次关键变革。正确认识当前正在推进中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本文系统分析了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目标、意义,并回应了关于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主流认知偏差。本文主要观点如下。①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直接目标是深化农地制度变革,推动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作者:钱龙 洪名勇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本文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建构模型对农民对宅基地退出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通过对农民在宅基地退出前后的福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了农民福利水平在宅基地退出后并没有得到提高;宅基地退出后,家庭经济、社会保障特别是心理状况的福利水平均有所下降;宅基地退出拉大了农民之间的福利差距等结论。本文认为应当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作者:张梦琳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本文梳理了增减挂钩背景下、“三块地”改革背景下、“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模式,并对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在不同外部环境下政府对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导向存在差异,进而地方政府的实践模式也存在差别;从横向来看,在上级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环境下,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不同,各地宅基地退出模式在退出主体、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张梦琳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农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有推动力,它的规模和期限影响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资本。本文以北京、山西、陕西、山东四地为调查对象,指出了我国“候鸟型”兼业模式的情况和缺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吕世辰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本文以优化宅基地退出的福利效应为目标,从完善农村宅基地地权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入手,包括完善宅基地退出立法、深化宅基地产权制度及地价评估制度建设等;提升宅基地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先行退出,因地制宜制定退出模式;优化政策网络结构,规范政策网络行为,强化监管协同,设计管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综合政策框架;通过落实征地制度改革、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农...

作者:张梦琳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在既有法律体系之中适度创新,需要总结我国农地使用权演进规律。通过描述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并从集体理论出发,找寻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固有弊端,以及在集体中农民个体农地使用权缺失的原因,从而界定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定位。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完善的双重考验,这对制度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我...

作者:张琳琳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农地确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农地确权成果不仅直接体现在准确、完整、及时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还要妥善化解各类土地矛盾纠纷,积极促进确权红利持续释放,实现确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持续推动粮食主产区农地制度改革如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等,通过充分利用农地确权机制措施、提升农地利用效率、提升新型农业经营...

作者:万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从农地确权制度和政策、农地确权与各类主体和各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所做的丰富的研究,为系统了解和研究农地确权相关内容建立了整体认识框架,并比较了国内外农地确权研究方向异同点。大国粮食安全应被设为此类研究的背景,并系统研究农地确权的综合效应,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优化农地确权模式。

作者:万举 丁子格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