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创新劳动论     检索到  54407  条相关信息

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把劳动视为人类的本质活动,认为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习近平关于劳动的论述探析包括劳动价值论、创新劳动、和谐劳动、劳模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对新的工业革命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等时代...

作者:朱春艳 高琴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通过分析“劳动”概念和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内涵,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分别选取外部社会需要和内部心理品质两个视角,形成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框架并确定关键评价要素。外部社会需要以五育并举思想为依据,把劳动素养划分为德性劳动、智慧劳动、健康劳动、美感劳动创新劳动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都体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要求;内部心理品质依据心理学中素养概念的普遍结构,...

作者:曹飞 CaoFei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马克思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确证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以说劳动观在马克思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然而,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在当代西方遭到误读、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理论的误读。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伴随时代发展,劳动方式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马克思劳动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马克思逝世后,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及其坚定的理论继承者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都各自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在继承马克思劳动观精髓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劳动观,实现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与时俱进。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对国际范围内劳动关系及其协调机制发展历程的追溯和梳理,归纳劳动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比较准据;结合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从国情基础、时代特征、优势条件和发展目标四个维度对劳动关系的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对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矛盾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

作者:王文珍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一百七十多年前,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上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锁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矗立起一座丰碑,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是人类探索历史的最光辉结晶和追求真理的新路标,它的创建同劳动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科学地阐释了劳动范畴,揭示了劳动的发展演进规律。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本部分内容是企业劳动关系。文章首先是关于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及对策思考,分析了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平凉劳动合同制度实行的现状分析、平凉宣传新劳动合同法,推动劳动合同法制化的对策。接下来评述了平凉市各类企业集体合同制度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实行集体合同是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认识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平凉集体合同、集...

作者:刘燕华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马克思劳动观具有丰富的内容,本章主要从劳动的本质内涵、劳动的发展形态两个方面来展开其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特征。众所周知,马克思语境中的劳动是联结自然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它一方面是人们为满足自身某种需要而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