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地租经济     检索到  59692  条相关信息

文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劳动价值论。最后,作者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作者:宋圭武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市场越发成为塑造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立足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珠三角发达地区农村经验,以工业化发展为切入点,探究其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村庄社会性质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珠三角农村的工业化是依托土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发展以集体分红为基础的地租经济。这一方面打破了村庄的封闭结构,冲击了村庄的传统社会性质,使村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

作者:卢青青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在都市中,资源(如住房)供应者阶级的投资回报率,是由供应者阶级与消费者阶级冲突的结果所设定的。这种情形又是由各种金融机构的政策构造出来的,产生出在地理上相互隔离的同类社群的住房次级市场。由此实现的阶级-垄断地租,反过来构成了激励都市化发展必需的社会结构,并具有乘数效应。都市化进程因而处于不平衡状态,阶级-垄断地租的实现导致居住结构的变迁,以致在社区中爆发包括...

作者:大卫·哈维 龚剑 许建康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1929—1948年,无锡农村的土地出租率和地租率均呈下降趋势。这与长期以来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土地日益集中、土地关系持续恶化、土地出租率和地租率呈普遍上升趋势的主流观点甚为不同。通过考察分析1929—1948年无锡农村土地出租率和地租率的变化趋势,可见20世纪上半叶无锡农村劳动力向上海和无锡工商业的转移是导致无锡农村土地出租率和地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丽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本文认为,我国农地制度的安排遵循农民生存伦理的“道义经济”原则,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然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的需求产生了差异,但土地仍承担农民生存保障的道义功能。在此基础上,农户之间分散的自发性土地流转体现出道义经济的互惠原则。土地流转中的“自己人”逻辑和“礼俗”性地租,既能够减少土地流转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能够促进村庄中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家庭生...

作者:张建雷 王会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章主要介绍了定州市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等内容。

作者:牛凤瑞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任何学科的发展史都是各种范式接续交替的历史。西方经济学史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古典经济学范式就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并完成了由古典经济学范式向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转变。新范式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辉煌时期。20世纪中后期,制度经济学派发展迅速,虽然没有像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完美的科学...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关键词:

本文将以A cem oglu( 2 0 0 1) 为基础,重新解释G a l o r和M o a v(2 0 0 2)一文中所阐发的经济发展机制,并讨论信贷市场不完善、教育和再分配对经济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

作者:李金波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