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实质公平     检索到  16344  条相关信息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健康实质公平;健康贫困;城乡统筹医保;农村中老年人

前文讨论了经济增长、贫困和不平等的理论演进,分析了以总量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在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时存在的局限性,而要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价值判断。本文通过对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三种价值观的分析和评价,结合平等诉求的不同层次,分析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发展观对其他价值观的整合及其价值。包容性增长吸收了森的...

作者:武鹏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中国福利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利益协调”的特点,其政策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表现在思想基础的复杂性、责任主体的多元性、保障项目的全面性三大方面。苏联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和企业负担全部社会保险费用,也就是说国家包揽了一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及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在国家的强制权力运作下实现的。随着苏联的...

作者:赵定东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自1990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增加了40%。到2050年,这个数字必须下降80%左右,才能避免人类因此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避免成千上万人因此丧失家园、避免大量的移民潮的出现或为争夺水和耕地等稀缺资源所引起的武力冲突。目前,各国排放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例如,德国的人均排放水平相当于中国人均排放量的3倍。而且,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某个国家内,气候变...

作者:FelixEkardt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对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评估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需要根据某种理论基础建立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本章在回顾前人对社会保障公平评判指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学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一致性、发展性等原则,设计了静态公平(包括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动态公平、适应性、非均衡度量、城乡均衡度量等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江华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提出了新的理念与要求。社会治理的三要素分别是共识、信息和惩罚。基于法律规范的分析,我国控辩式刑事庭审已成为共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庭审实质化改革。但是,信息的不对称、惩罚机制的缺位使控辩双方处于一种两极对立而非平等对抗的畸形状态。抗辩双方越发对立,公权与私权越发分离。控辩不平等这一不争的...

作者:王统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章章首先阐释了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机会及其公平等含义。分析公平正义与制度公平的关系,社会正义与机会公平的关系,机会公平与制度正义的关系等,它们是整本书的理论基础。正义就像普罗透斯似的脸,众说纷纭,本章从正义的学理方面进行历史梳理,分析西方学者对正义理念探讨的得失,推导出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科学性,即共产主义正义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阐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

作者:虞新胜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公平与发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正义与自由这两个人类社会最核心的理想。在实现这两个理想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忽略公平与发展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所扮演的差别角色。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演化,基本就是一个不断从生活实践中,重新定义、协调、理解以及接受公平与发展的过程。有鉴于此,理想的落实不能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而现实的考虑,又不能不注意人的内心世界与外...

作者:苑举正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