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切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判断市场经济改革的进度主要是看市场中有没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是看有没有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其中产权是根本问题。只有通过竞争性的交易,让生产要素在各主体之间自由流动,才能合理界定和明晰其产权,使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盘活存量,...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吉林省经济和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老工业基地改造取得一定成效,今后仍有一些重大战略问题需要解决。对吉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效果、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九年来, 西部各省区市在中央政府政策的基础上,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地方实际的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在区域特色明显的西部地区, 各省区市在资源禀赋,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就决定了西部各省市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具有明显的共同点; 另一方面, 由于西部12 个省区市在资源、能源、地理状况、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等...
随着生产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同时代的人秉持的幸福观处于变化发展中,在物质丰富、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构成幸福的主要成分。现代“文明”社会里,更多的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幸福,人们在物化生活中遭遇了“幸福悖论”。西方自由民主模式不是终极的制度模式,人类对自由民主的探索尚无穷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路还很长,人类的美好愿景与风险并...
河南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改造过程中创造了被誉为“郑州模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全省的城中村改造。深入研究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兴起之后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结果。各地城中村改造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涉民生的问题,主要包括: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与现实脱节、暴力强拆事件多发、城中村民就业适应能力差、城中村民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为实现城中村社会与空间的和谐改造,必须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城镇化的机制,使城中村宅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