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损害赔偿     检索到  460  条相关信息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快客的价值:人身损害之诉中的享乐损害赔偿研究。首先是难题求解:两种观点的对比与解析,包括支持享乐损害赔偿的理由支持享乐损害赔偿的理由;反对享乐损害赔偿的理由;对不同观点的解析和评判;症结:不同价值取向间的博弈;结论:有限度赔偿。其次是证成:享乐损害赔偿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合理性阐述,包括限制一:法益损害;限制二:严重性规则;限制三:可预见性规则;...

作者:张兰 曾志红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作为基本人权的生育自由,不仅彰显个人自治的宪法价值,而且具备私法层面的救济效力。司法裁判领域新兴权利诉求的优生选择权在性质上宜界定为一项人格利益,医疗机构在产前检查中负有诊断及告知义务,我国现行法上存在请求权基础规范。优生选择权的主体是指孕妇及其配偶,不包括缺陷婴儿在内。认定医疗机构的责任比例,应考量其对损害结果的过错参与度和可预见性。优生选择权受到侵害后的...

作者:张建文 高完成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促使雇主采取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措施的法律制度有两种模式:侵权责任模式和违约责任模式。与侵权责任模式相比,违约责任模式不仅可以为雇员提起损害赔偿之诉提供法律依据,而且可将雇员的解除合同权纳入违约的法律后果中。本文以《合同法》第60条规定的附随义务为出发点,以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判例和学说为基础,通过借鉴德国《一般平等待遇法》的相关规定,界定我国用人单位防治性骚扰...

作者:赵进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文以H省102份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论类型理论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构建。具体赔偿标准的空置,加之精神损害本身的无形性与复杂性,使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成为法律体系中的模糊领域,犹如法学中的“百慕大三角”,当事人诉求和法官裁决无所适从,各地司法实践千差万别。与混乱的司法实践相伴随的是尚待完善的理论探究,国内外都已经做了规范裁量标准的努力,但各种努力均存在不同...

作者:王建林 伍玉联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构建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在林草领域推动“双碳”战略以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报告总结了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三种路径:政府生态补偿路径、林草碳汇金融路径及林草碳汇产业化路径。林草碳汇领域产权制度、价值核算体系、损害赔偿和保护补偿机制、市场交易体制及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是当前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瓶颈。本报告提出应从构建推进林草...

作者:彭红军 徐笑 俞小平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就是要实现环境的公平正义,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以法律的手段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的秩序价值。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于健全的法制体系,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应当逐步建立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将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纳入法治顶层设计之中。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统领,以各部门...

作者:杨博文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行使土地管理权行为作为行政行为一旦生效实施便具有公定力,即便相对人不满补偿协议拒绝配合,仍可以强制执行。此时相对人通过行政赔偿寻求救济时,作为必要前提的违法性可以参考日本法的理论,从违反法规范和侵害权利、利益两个方面去捕捉。行使土地管理职权行为的违法性不仅仅影响该行为自身,亦影响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违法性判断。而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在重视行为的法律依...

作者:杨远舟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创新试验,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中确立的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自2017年10月《方案》批准实施以来,贵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深化和拓展试验区建设,在生态文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不断创新实验,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创造...

作者:潘善斌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