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林权制度改革     检索到  5319  条相关信息

中国的集体制度改革对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有具体作用和深远意义。制度改革不仅促进林业和林区自身发展,还将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释放和流动,促进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这一改革还有助于通货膨胀的平抑,实现城乡双向交流发展。

作者:赵锦勇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我国职称制度的首要问题在于对职称的内涵和性质认识不清,而由此引发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现象。改革职称制度,应厘清职称内涵,根据职业准入(执业或从业资格)、职业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认证)、职务(岗位)任职资格评价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针对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的不同需求,明确国家、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等不同主体的职责和权限,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分类管理,推进职称管理的法制...

作者:李建钟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集体制度改革的背景,然后总结了集体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最后得到相关结论与启示。

作者:张红霄 张敏新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集体制度的历史沿,以及全面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背景,阐述了全面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内涵,然后再介绍了2009年集体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探讨了全面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最后指出集体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作者:江机生 邢红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集体改革可能给中国森林保护带来新一轮的伤害。森林是有多重效益的,生态效益按道理应当放在第一位,而以“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模板的集体改革,单纯地把森林当成了“土地”或者说出产林产品的用地,这样,森林必然在短时间内被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地替换成为各种人工纯林。过去,国家保护森林的各种措施比如天然林保护工程虽然有些问题,但至少扼制住了社会上强大的森林替换...

作者:冯永锋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本篇首先将林权制度改革前产权状况进行比较,然后对制度改革前后产权安排变化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制度改革初步成效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徐晋涛 孙妍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本篇首先指出国际上主要的医疗保障模式及其面临的共同问题,然后探讨了欧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及拉美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最后比较了亚洲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并从国际改革趋势看我国个人账户“存废之争”。

作者:郑秉文 房连泉 黄念 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要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和征用范围。这一基本原则和要求的提出,拉开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帷幕,为解决征地范围过宽、圈地风屡禁不止、地方政府利用征地权寻租、农民权益受侵害等问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形成新的机制,提供了基本途径。征地制度改革从法律、政策和实践等各个层面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作者:项兆伦 张晓玲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