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8年即将过去之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涉及违规企业信息披露相关的部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总结。我们看到社会各界为推进《办法》的实施作出了努力,发现相当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大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而与此相对应,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污染企业按照《办法》的要求公布其排放数据;而作为《办法》规定的执法主体,地方政府部门没...
中国政府环境信息的主动公开水平有了总体提升,但区域和信息类别上不够平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则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民间环保组织推动和环境保护部门互动并组织培训,但申请信息不积极,部分组织采用柔性方式来推动企业信息公开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在几起典型案例中,几乎没有申请人能够顺利获得所需的环境信息,但最新的司法解释呈现若干亮点。未来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环保部门...
高校信息公开是促进高校办学发展公开化、透明化的有力举措。陕西省属本科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的成效有: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关注;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正在改进;信息公开平台正在完善,信息互动通道更加畅通。同时,陕西省属本科高校信息公开也存在相关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缺乏深刻认识,导致对信息公开工作不够重视,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失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水污染地图。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简称IPE)成立于2006年5月,是一家民间环保研究机构。IPE先期的工作重点是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水污染防治。为此IPE创立了一个与数字地图结合的水污染公益数据库,向公众提供全国水质信息、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
本报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德尔菲法构建河南省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评价指标体系,对18个省辖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向好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信息平台友好度有待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尚需增加,公众参与满意度表现一般,信息安全防护度中等偏强。
首先围绕国家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项目的发展历史、建设理念、技术架构、服务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从系统建设、资源建设、机制建设等三个视角对本项目进行了长远规划。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项目的创新之处。最后,全面总结了本项目对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电子政务、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府信息公开研究项目组”从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情况入手,对黑龙江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地)政务公开政策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中发现黑龙江省政务公开存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标准不统一、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信息获取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技术支持尚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通过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建设、增强政府网站的“亲民性”以及加强网站信息...
本文介绍了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2011年度评价结果。首先认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经初步确立,但尚未越过初级阶;然后分析部分地区信息公开呈现突破态势,而一些排放大户不进反退,地区间差距扩大;最后介绍环境信息公开已经开始对部分城市的排污企业产生压力,但发挥潜力需要推进污染排放登记制度。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