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现代化改造     检索到  24653  条相关信息

随着生产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同时代的人秉持的幸福观处于变化发展中,在物质丰富、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构成幸福的主要成分。现代“文明”社会里,更多的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幸福,人们在物化生活中遭遇了“幸福悖论”。西方自由民主模式不是终极的制度模式,人类对自由民主的探索尚无穷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路还很长,人类的美好愿景与风险并...

作者:潘晓成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列宁;改造小农;小农意识;智力脱贫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列宁;改造小农;小农意识;智力脱贫

本年度的社会发展研究报告重点分析和报告上海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成绩与问题。报告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领域出现的现代化转型趋势十分明显,社会体制的建设和进步成为一个重要的保持经济有效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需要深化到社会体制的层面并带动整个政治体制和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变。上海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尤为显著。 报告分析了上海社会分化和...

作者:卢汉龙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本文的内容是中印现代化比较结语,首先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接着比较了中印两国现代化的优势,最后阐明社会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

作者:李云霞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乡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短板以及任务最艰巨最繁重之所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是世界乡村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场域的具体展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理论内涵包括粮食安全前提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共同体导向的乡村现代生活、现代性条件下的人与自然和...

作者:李宜航 邓智平 廖炳光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约旦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充斥着现代化。约旦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阿里·穆哈发扎认为,“相对而言,约旦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成功的是社会方面的现代化”。按照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约旦在第一次现代化中的指数为90,第二次现代化中的指数为33,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43,属于初等发达国...

作者:李茜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