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现实的个人     检索到  136256  条相关信息

本章选择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就业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目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生计资本状况及其特点。第一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人力资本状况及特点,包括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因素两个方面。第二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物质资本情况,包括住房状况和其他固定资产两个方面。第三节介绍了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就业状况,包括务工经历、求职状况、职业...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岭村之所以会出现大量流动人口,有其自身原因,这涉及它人口、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在促成岭村流动人口方面所起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岭村所形成人口流动现状和结构特征。

作者:连芙蓉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社会中个人关系与公共关系作用,分析了两者在理念与行为矛盾统一关系。本文通过调查个人关系如何在公共事务中起到作用、个人关系在共公领域延展,发现两者几经变化形成了新庇护关系,并就因此产生潜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2010年,影响较大个人舆情事件中,官员、明星舆情所占比例最大;言行不当、违法犯罪类舆情高发;首次曝光媒介中,网络新闻曝光比重最高,微博上升最为迅速;传播时效较2009年有所提高;大多数个人舆情事件都有干预行为,且应对手段、方式多样;四成左右个人舆情事件在事发后3天内、首次曝光1天内实施干预;近半数舆情在1个月以内消退。

作者:刘锐 叶伟祺 高云微 贺丹 孙黎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虽然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资本看成了万恶之源,甚至把资本诅咒得一无是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繁华。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须臾离不开资本积累和滋养,因为拥有资本确实能产生诸多积极福利效应。如今,资本已经变得无孔不入,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等诸...

作者:刘振杰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虽然在应对老龄化、缓解贫困、分散基金风险、为社会成员及其家庭增权赋能等方面,个人资产账户确实有着独特功能。但毕竟,个人资产账户仍然属于资产社会政策工具之一,属于资产建设理念应用范畴,因此最终还是要在整个社会保障系统框架内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还是要融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去。在个人资产账户初步建立之后,逐步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衔接,将有利于社会保障制...

作者:刘振杰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谋求对退休金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在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加大个人储蓄养老比重。中国在1995年开始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香港地区2000年实施强制性公积金制度中,也可以看到个人储蓄性保险影子。因此,尽管个人储蓄性养老在当今世界不具有普遍性,但由此确立自我负责精神与基金制...

作者:余少祥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资产建设理念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西方国家经济社会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资产建设起源于理念,表现于实践,个人资产账户制绝不是至善尽美制度设计,会有一定局限性,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需要加强建设与管理,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资产账户贫困治理等各种功效。

作者:刘振杰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