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理想学校     检索到  16914  条相关信息

学校规模作为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重要变量,成为学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多关注学校规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表现等的影响,而对于学校规模受哪些因素影响、多大规模的学校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即学校布局调整应该调整到什么程度,目前却鲜有研究。

作者:秦玉友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在农村地区,父母的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亲子教育的缺失、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传播、知识的爆炸、大众传媒的泛滥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与打算。家庭、教师、媒体、同辈群体、社会文化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形塑着留守儿童的人生观。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中长大,他们有怎样的人生理想,他们对未来会有怎样的预期和憧...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我未曾想过会书写自己,太年轻没有生命厚度的书写会没有内容吧!

作者:李春燕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关键词:

失地农民的乡城转型过程也即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参与过程,不同主体参与的程度和深度不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失地农民在各个阶段的参与格局还不甚理想。而参与对乡城转型具有重要的促动作用,失地农民参与的主动性越强,参与的程度越深,他们获得的城市融入资源也就越丰富,不同的社会参与格局形塑不同的城市融入结果。积极参与的公民胜过消极依附的公民,主动赋权的政府好过霸权强势的政府...

作者:李琼英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政策历经酝酿、形成、启动、转型阶段,在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过程中也出现过大班额、农村学校寄宿制不完善以及撤点并校导致的乡村文化落寞等问题,历经40年的积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日趋完善、成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不断解决,始终将以学生为本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孙颖 魏海潮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在前期县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7个省区52个深度贫困县的教育空间布局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角度审视其不同空间类型及在不同空间类型下县域的学校布局问题,并为贫困县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具体建议:教育决策者需具有空间维度;教育政策制定中需要具有类型思维;适度缩减学校布点,改变上学的时段划分;建立省级小学科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视频课解决小学科教学问题等。

作者:司洪昌 SiHongchang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为全面了解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分层和流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笔者进一步将关注点聚焦在教育的具体过程上,分别对具有行动者特质的学校、教育实践者、家长及农民工子女的现实处境、应对策略及实际互动进行了深入剖析。因为,正是依靠上述行动者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学校教育才得以实现,而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所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形成。在本文中,笔者将首先对上述章节所做的...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对甘肃宕昌、秦安和成县三个县的调研发现,硬件设施建设保障、校长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改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住宿条件差,许多学生在校外租房住,不利于学习,也增加了农民负担。食堂饭菜质量差,开水难以充足供应。校园文体活动匮乏,学生远离家庭,身心健康堪忧,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应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硬件建设、校长教师培训和学生生活补贴。

作者:李泽林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