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边疆山区     检索到  7523  条相关信息

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是顺利实施土地整治规划,保障土地整治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关键。本文以西南边疆山区的德宏州为例,在全面分析德宏州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政策、社会保障、科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德宏州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

作者:芦艳艳 杨子生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山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不仅要涵盖一般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山区的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敏感性,反映山区土地特点。本文以西南边疆山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开展山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结合山区土地特点,经过深度分析和筛选,尝试探...

作者:邬志龙 杨子生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上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评价是本轮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重要分析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按照《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的规定,总结了德宏州“十一五”期间土地整治工作经验,分析和评价了德宏州上轮规划目标任务落实情况,重点是补充耕地任务、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和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评价了德宏州上轮规划实施...

作者:贺一梅 杨子生 余文忠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本文介绍了国家对广西边疆政策的转变以及广西发展历程。

作者:周建新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可分为基于生产的生计知识、基于行为规范的组织管理知识、基于社会互动的交往知识、基于信仰的宗教知识四种类型。其特点则表现为原生异质性、多元融通性、体系稳定性、持久延续性。其功能则表现为:“居边”——保障跨国民族在边疆安居乐业、“通边”——保障边疆各族的经贸往来、“融边”——保障边疆各族的文化交流、“识边”——加深边疆边疆人的自我与...

作者:王悦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的要求,云南各级各部门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全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作者:刘彦东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摆脱贫困、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生活的历史。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矢志不渝地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健全扶贫开发制度保障,不断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开发模式,不断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洁超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的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同群体尽可能公正地享受这些资源。当地球上充满人类建立的国家且国与国之间以边疆为界的冲突普遍存在之时,边疆危机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口与越来越少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危机?本文试图从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出发,探讨如何化解本质为人口与资源冲突的边疆危机。

作者:徐黎丽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