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70年代,妇女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妇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贡献,所形成的妇女与发展理论,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发展问题。其目标就是设法使现代化进程更趋向于使妇女受益。性别与发展理论是妇女与发展理论的深化,它认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不仅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且他们的现实利益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性别利益。性别利益反映到计划框架中就成为了性别需求。摩塞于...
本文对于粮食消费宏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的新趋势的深入考虑是对中国粮食总量以及主要粮食品种中长期需求趋势研究的前提和关键。粮食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认为, 影响粮食消费需求量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发展等,微观因素主要包括粮食价格、替代品价格、收入、饮食习惯等中长期内,宏微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情...
本文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时对策进行研究,研究个人的最优保险购买行为,既对个人退休后的生活做出规划,也为国家解决养老保障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为寿险中的两个代表险种生存险与死亡险的需求建立模型,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分别得到两者的需求函数,然后分别对这两种险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利息、寿险给付、生存概率...
当前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深度变革,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加剧,国际政治又重新回归大国竞争的时代。作为快速崛起的全球性大国,中国既是影响国际关系变化最为活跃的因素并为世界格局重组注入强大的动能,但由此所引发的外部环境变化也在重塑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与中国的关系,进而重新界定中国的国际身份。作为中国国家战略之国际战略的“地区战略”,非洲在其中的定位虽未变化,但随着美国对华政...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指标选择问题:分析了为什么要选择不变价指标,为什么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其次介绍了居民收入增长状况:1981~1998 年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状况; 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然后阐述了消费增长与消费率及储蓄率的变化:“七五”以来中国消费增长与GDP增长的基本格局;关于其他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分析。最后介绍了19 86~1998年积累率...
本文主要研究北京市职工队伍结构、就业观念、物质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首先介绍职工队伍组织构成体系和群体结构的发展变化,然后分析深化改革引发的职工行业流动和逐步成熟的市场经济就业观念,最后探究职工不同经济利益群体的物质文化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章通过对中国2001~2011年公共文化需求的现状的分析,对公共文化需求的特征与趋势作了研究,并且分析了公共文化消费供给不足的因素分析,最后对提高公共文化消费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