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非遗进校园”是由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不仅打破了非遗传承中家族、师徒传承的局限,扩大了受众群体的范围,更是实现了非遗创新性传承的有效路径和重要保障。番禺区罗边小学把粤剧引进校园,成立培兰艺苑粤剧社团,以“名家引领+高校合作+融合党建”为途径,探索出“以校本课程为依托、以艺苑社团为载体、以数字技术为引领、以非遗联盟为推手”的模式,以少儿粤剧艺术传...
本文是对校园中农民工子女生活的研究,主要包括:一、因何选择:政策下的大多数;二、广阔视域下的微观生活;三、“主体建构” 视角下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四、信任关系网的建立;五、调查过程。
建设绿色校园、低碳校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电、节水、节气、节能、减排等工程项目为重点,积极探索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工作,构建绿色型、低碳型校园。低碳校园项目实施后,校园年节约水资源为36万吨,年节约水费为...
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成熟、不理性的年龄阶段,极易诱发校园安全事件,其中,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当前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本文对河南省17个地市及辖区内的县级小学、中学的学生和老师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对21311份问卷的数据处理,分析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欺凌的行为特征,得出各地市校园欺凌风险程度的排...
本文通过对3777名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绝大多数欺凌者同时也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形式中语言欺凌是主要形式,而关系欺凌最具重复性;校园欺凌行为的参与者表现为明显低龄化与性别差异化的特点,男生参与校园欺凌行为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女生;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且遭受校园欺凌...
甘肃省校园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从中折射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干预措施和应急预案缺乏、主体责任不明确、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法律惩戒不足、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等问题。甘肃省校园伤害事件防控,应采用依法治教,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校园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等措施,减少和避免甘肃省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给学生营造安全文明的学校...
2010年,从3月23日的福建南平,到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再到5月12日的陕西南郑,不到两月的时间里,全国连续发生6起校园血案,造成未成年儿童16死69伤。当校门失守,校园安全遭遇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成为全社会最牵挂、最揪心的事。“拿什么保护你,我们的孩子?”成为民众努力寻求答案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回顾,探求造成校园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