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面对世界各大国的竞相争夺,GMS国家运用“大国平衡”战略,在大国博弈中谋求利益最大化。各大国力量在该地区的渗透,对中国与GMS国家的关系产生了诸多影响。
周边GMS国家以及它们所在的湄公河流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使得美、日、印、澳、欧盟、俄等区域外主要大国和地区组织也对这一地区深感兴趣,在这一地区有着诸多利益和利害关系。它们与中国周边GMS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和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这都对周边GMS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对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云南积极参与GMS合作,按照“科技创新,引领合作”的方针,坚持“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科技支撑、互利互惠”的原则,20年来,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等九大重点领域,与GMS国家持续开展广泛深入的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合作是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合作的背景与进展做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分析GMS环境合作形成的机制特点以及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合作的成效,并就未来如何提升中国与GMS环境合作的层次与水平提出思考与建议。
本文主要涉及澜湄合作国家一体化进程中与地缘人口发展的相关解释与说明,以及未来次区域合作发展相关实践。
GMS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五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东盟对GMS合作也一直持支持态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GMS合作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从中国—东盟关系的长远发展看,GMS是中国推进和提升与东盟关系的着力点。中国可以通过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夯实与GMS五国关系、加强与东盟组...
随着中国与GMS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拓展,投资贸易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双方合作甚至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中国与GMS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同时,客观评估在投资贸易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并积极提升中国在GMS经贸合作中的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已成为需要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认为,随着国家角色的现代转型,它的传统能力在削弱,而现代能力在增长。这些现代能力的核心含义在于,创立公民权的平等配置、保护和实现机制。这是最重要的现代公共产品,也是确保国家权威得到持续的社会支持、公民权能和国家权能的互为建设性塑造以及二者之间强大的互赖关系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