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中国城乡老年人住房及宜居环境状况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宜居环境建设作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本报告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老年人住房呈现房屋面积大,但产权拥有率不高、各项设施覆盖率低且城乡差异明显的特点;二是老年人对住房条件和社区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三是老年人跌倒地点以屋外为主,且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及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跌倒的比例更高...

作者:成红磊 侯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中国城乡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分析

本报告利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老年人公益活动参与情况、老年协会活动评价状况及政治参与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结果发现,现阶段:近一半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且以邻里、社区活动为主,超过一成的老年人参与了公益活动组织,以文化娱乐组织为主。大部分老年人对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较为满意,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老年协会多开展诸如学习/...

作者:胡宏伟 袁水苹 郑翩翩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中国城乡老年人权益保障状况分析

法律是权益的保障,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中国的老年人保障正在由德治、孝治向法治、孝治、德治相结合转变。我国政府在建设年龄友好型社会、增加老年人社会优待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伴随老年人拥有的财富增多、代际交换趋利性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增加等,老年人受到权益侵害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的权益保障状况、维权意识和维权方式存在较大差别...

作者:刘妮娜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中国城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精神文化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更加注重休闲活动的健康特征与品质。老年人休闲活动场所覆盖率与使用率需进一步提高。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人数增速较快,上网看新闻、看影视剧是各年龄段老年人上网从事的主要休闲活动。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的热情高涨、 “供不应求”。老年人旅游人数的增速较快、“潜力巨大”,低龄、文化水平高、健康状况好、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

作者:冀云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做好妇女研究工作——在2016年中国妇女研

本文是演讲者在2016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上的讲话,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做好妇女研究工作”。

作者:沈跃跃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构建中国特色妇女理论体系的路径探究:倾听与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其构建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的国情与文化,坚持中国妇女研究不脱离本土,不脱离历史,不脱离基本立场,不脱离实践,坚持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当前妇女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妇女发展虽然受到性别制度及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历史不能因此而忽视妇女的主体性,妇女研究应再现妇女在不同历史...

作者:张李玺 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论女性学的三大任务及其学科意义

本研究在学习和理解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女性学肩负着三大历史任务的观点,即一是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发展壮大,二是学科外部溢出效应的放大显现,三是对于介入女性研究其他学科的影响渗透。为了担负起学科的历史责任,女性学要加快学科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自身发展;还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其他学科领域和融入国际学术界,放大学科的溢出效用。

作者:叶文振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女性文学研究:本土经验与话语重构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理论话语体系上存在对域外女性主义话语的明显依赖,这既是其自身知识生产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知识生产话语权的一种折射。本研究认为,女性文学研究要走出失语状态,关键需要有文化自觉意识,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传统乃至本土妇女运动经验,“以中国为方法”重构自己在知识生产中的主体位置,才能争取到话语领导权。

作者:董丽敏 董丽敏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女性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现状及本土化路径

女性主义经济学将社会性别引入经济理论,探究和推进女性在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了女性经济学的兴起和中国的学术实践,并探讨了其本土化发展路径,认为中国女性经济学研究应突破西方既定国情下的理论分析框架,立足尊重和保护女性贡献的立场,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性别文化背景,着重从有酬劳动与无酬照料劳动两个方面来认识、...

作者:宋月萍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性别哲学本土化发展与教育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哲学对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讲话为当代中国性别哲学本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性别哲学本土化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男女平等教育。把男女平等教育纳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既是中国特色性别哲学本土化的实践,也是以独特的文化自信为当代国际性别哲学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肖巍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