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0年发生的南海本田事件,已在2011年转化为工资集体协商经验而被推广,这是工会组织性力量回应社会结构性冲突的经验,被称为“事后协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依法实现劳动者合理诉求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其后续产生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和拓展化冲突为协商的路径和环境,历来都能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如果能够真正尊重源自基层劳动者和工会的基础性动力,一定能够为全...
立法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贯彻落实“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创新举措,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立法协商的概念、机理,并根据案例分析四川省立法协商的开展现状及作用,通过现状分析梳理立法协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如何进行立法协商制度建构提出了建议。
2007年,盐田国际在经历了一场一线职工自发要求与企业分享发展成果、要求成立“自己工会”的集体性停工行动之后,盐田国际工会正式成立了。几年来,盐田国际工会牢牢抓住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建设这个“牛鼻子”,有序推进以工资为核心内容的集体协商,在港区逐步形成职工有诉求靠协商机制运作实现,职工维权由“自发被动”向“良性机制”轨道转变的大气候,极大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
随着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高,他们不仅通过离职跳槽来寻求工资待遇的提高,还在打工精英的带领下,通过组团求职、组建帮工队、成立家庭作坊、组团承包企业生产线与生产车间等四种方式进行非制度化工资集体协商。帮工队、承包生产线与车间被称为“厂内赶工”,家庭作坊则被认为是“厂外赶工”。这四种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农民工在入职前或接受业务时,联合起来与资方进行工资协商。它有效地提高...
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对话、协商”始终是两国秉承的重要原则。中日两国领导人都强调,需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合作。1978年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中日两国外交事务当局逐渐建立起“随时协商”、“定期协商”的交流机制,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介绍了桥村征地期间街道干部与村干部关系从“指导与协助”到“行政发包”的转变。首先描述了村民自治制度下当地村干部的职责和角色,其次阐述了征地动员时当地村干部因为更了解情况而起到了指导作用,最后叙述了分配征地任务时村干部与街道干部关系通过行政发包制转变为“绝对配合”。
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解决劳资冲突的核心制度。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自建立以来,经过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力推动,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在集体协商制度的立法方面仍存在立法层次低、主体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缺乏行动保障等问题。因此,为了完善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需保障劳工“三权”,巩固集体协商制度运行的基础;建立健全利益争议的处理机制;重塑政府在集体...
当前,部分企业经营恶化、支付能力下降,用工总量萎缩,劳动关系双方在工资福利待遇、工时休假、再就业安置等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困难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工作,引导劳动关系双方增进沟通谅解、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应通过宣传,引导劳动关系双方正确认识协商的功能作用,扭转“逢谈必涨”观念;进一步细化分类,对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关停并转企业给予不同政策支持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