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去营利化一体化     检索到  60081  条相关信息

本文内容包括:关注弱势群体、现代化不是达标工程、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行政的社区观应改变、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

作者:黄平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破除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了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因为农村家庭承包制是在维持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行的,导致目前城乡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

作者:厉以宁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进入“十三五”以来,产能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比重较高,产能过剩更加突出,“产能”已经成为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绕不开的路”。本文从分析东北地区产能过剩基本现状入手,梳理产能的工作进展,剖析当前去产能的难点和问题,研判东北地区产能的形势,最后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作者:宋帅官 兰晓红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实现区域一体化是许多国家政府区域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区域差别及因此引起的两极分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如果能通过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方式将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甚至填平的话,中国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指日可待了。因此,小城镇发展对实现中国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必亮 出版时间:2002年04月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然要求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在新型工业化、城镇深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

作者:姚小飞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本文认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机会平等至少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制度、城乡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参与行动这三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机会一体化与非农就业和流动就业机会、城乡产权关系、城乡金融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这四方面要素息息相关。国家的一些政策与市场共同地阻碍了城乡在经济发展机会上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二元体制的惯性影响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难以获得同步转变,是当前我...

作者:王春光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章和接下来的几章试图分析乡镇行政的具体机制。上一章关于“三种利益”的区分是这里讨论的出发点。由于乡镇政府及其官员本身有着很强的“自我利益取向”,而且不同的约束机制(实际上也是评价机制)对行政过程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从深层次来看,乡镇行政的潜在目标可能与其公开的目标不相一致。为了凸显乡镇政府的行为策略,笔者准备引入一个概念,即“风险机制”,来说明乡镇...

作者: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关键词: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在权利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改革事实上经历了“福利身份”的生产与固化过程,形成了“类法团主义”的福利模式,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初次分配形成的社会分层,而且制约了社会权利的实现。本书认为“福利身份”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所在,应将需要原则和贡献原则作为社会...

作者:王一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