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从外出务工父母的视角去探讨留守儿童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感现状的认知,并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提出建议。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民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的迁移是城市地区高收入的“拉力”和农村地区相对低收入的“推力”的理性选择的一种经济反映。著名的“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对这种理论做了补充和发展,认为人口迁移不仅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更是对预期收入的反映。后来,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T.W.舒尔茨提出了“人口迁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理论,将迁移成本概括为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也由此诞生了。
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从大福利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在整体上处于福利获得的弱势地位。影响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的相关因素是多维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为了促进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公平地获得福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宏观层面,需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文化。中观层面,需要...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河北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0个县作为调查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进而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总体上说,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尤其对于隔代监护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更是如此。
在乡村社会,教师从来都是重要的社会精英之一,但在当下的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受到体制、市场和舆论的结构性排斥,乡村小学教师不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难以吸引那些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向往和追求。乡村小学教师群体已然跌出乡村精英圈,沦为边缘化的打工群体。因了正常社会之良善和文明之传承,我们必须作出改变。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贵州农村青年罗大来一家的实地调研情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