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市场一体化     检索到  43392  条相关信息

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市场、实现市场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迫切要求。城市群是市场主体行动早、市场体系建设好、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效相应也较为明显。中部的城市群大多属于成长型的新兴城市群,因此,市场化是中部城市群快速释放后发潜力、消除政策弱势的唯一选择,必须顺应国家市场经济改革和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周阳 陈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1978年至今,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始终未曾停止,已经取得的市场化成就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7~2007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达到39%,市场化成为改革时期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首要因素。然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极不平衡,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要素市...

作者:张海鹏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加快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河北加快融入京津冀市场一体化面临总体经济水平滞后、商贸流通衔接不畅、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等突出问题,根源在于三地发展地位不对等、公共服务落差明显、行政分割严重等方面。加快融入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河北应瞄准与京津在产品市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差距,全方位开展与京津对接协作,着力构建行政管理协同机制,主...

作者:张波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本文内容包括:关注弱势群体、现代化不是达标工程、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行政化的社区观应改变、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

作者:黄平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破除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了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因为农村家庭承包制是在维持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行的,导致目前城乡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

作者:厉以宁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本文是对富硒茶业的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天然富硒绿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科技保质量、规模求效益、品牌拓市场”为经营宗旨,以“天然、绿色、健康”为经营理念,按照“产业协会+公司+加工厂+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创建和谐、共赢、高效的特色企业。

作者:杨江帆 李闽榕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2009年以来,以三个“经济圈”建设为抓手的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取得了突破,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但要实现区域一体化战略目标,还需靠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突破一系列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作者:游霭琼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社会保障一体化。首先,介绍了社保一体化的意义和原因。其次,分析了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接下来,介绍了世界各国社保一体化的启示。之后,分析了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中国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思考。

作者:吕世辰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