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为了了解我国教师的真实状况,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提供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调查发现,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有近13%心理健康状况偏低。17.6%的青少年和24.5%的教师存在抑郁问题,8.4%的青少年曾想过自杀。因此,建议加强对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和疏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进入“十二五”时期,在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指导与支持下,民办高职教育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高校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实践者,是影响学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在组织性质、师资构成、工作任务、社会关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在此环境的影响下,其所属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更为复杂,表现在职业稳定感、荣誉...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区生活学习,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重建、学业压力变大等问题,容易产生自卑、自闭、敏感、畏惧、胆怯、抑郁及学业焦虑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当下生活和学习、健康成长以及适应与融入新环境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们健全人格发展和未来人生产生...
本文从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与藏族个体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做了梳理和综述,在此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本研究的分析方向和研究途径。
中国乡村教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初步建立、起伏发展、扩张和调整、制度化管理等阶段,到2015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共计330万人的乡村教师队伍。但是中国乡村教师也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合理、工资待遇差、流失严重、衍生出代课教师群体等问题。2015年,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动力,全国乡村教师支持措施不断出台,乡...
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镇对外来人口接纳度的提升,留守儿童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仍然值得关注。本研究自2015年起先后三次对甘肃欠发达地区乡村留守儿童做心理健康调研,在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法,了解该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留守、时间、性别、亲子联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共性问...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国内现状,分析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教师可能存在的若干误区。有意识地理清现阶段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业活动范围,进一步探索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途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