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计变迁     检索到  9427  条相关信息

生态移民工程催生了大量牧民的搬迁,从游牧到非牧,他们脱离了原有的草原游牧的生计方式及相应的生活方式,在各个移民新村定居。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现有的生计、生活方式与过去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玛多县藏族生态移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当地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相关产业为他们提供了新的主要的生计来源,原有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

作者:冯雪红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基于“脆弱性-恢复力”分析框架,分析内蒙古牧区近30多年来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变化。脆弱性和恢复力呈双螺旋结构,确保生计可持续的促进措施科学有效,需要同时降低脆弱性和加强恢复力。本文通过运用典型牧户的访谈材料进行分析,指出:制度变迁下草地生态状况恶化,加剧牧民生态脆弱性;在牧户的生计资本及生计策略变化方面,金融资本不足、短浅的生计策略加剧了生态脆弱性,物质资...

作者:谭淑豪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业制度的变迁,将此过程分为“牧业大包干”“草畜双承包”“双权一制”三个阶段以及“分畜到户”“分草到户”两个过程。其次,本文基于对草原牧区的实地调研,探讨了承包到户的土地制度在牧区全面引入对牧户生计资本以及牧民恢复力的影响,据此说明草地产权制度变迁对牧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作者:谭淑豪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牧业体制改革,使畜群和草场相继被划归个人。自此,牧民开始在各自的草场上建起了砖瓦房,拉起了网围栏。从不被限制的游牧生活到网围栏内的定居放牧,从自给自足的家庭生计到如今的牧业现代化及市场化,伴随着定居化程度的日渐完善和推进,作为实践主体的游牧民如何在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应对和调适,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正如洛耶所说:“适应正在开始被看...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关键词:

本文考察的是生计分析使用的各种方法。首先讨论如何将这些方法进行组合,以打破学科壁垒,获知真实生计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次讨论在发展行动和发展政策中将生计视角操作化的那些具体方法,并检视它们反映复杂现实的有效性;最后讨论如何将政治经济分析纳入生计分析方法。

生计的政治经济学必须涵盖上述强调的所有维度,并将这一分析纳入对当代国家、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建构之中。在生计分析中,我们要将“谁在特定地方做什么”的微观理解与形塑机会和制造限制的种种结构的、情境的、历史的驱动力广泛结合起来。

当我们谈论农村生计时,它具体指什么?哪些分析视角可以为我们的实地研究提供帮助?哪些分析框架可以指导政策设计和行动实践?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本章主要从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生计资本入手,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有助于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城乡一体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发展现状。下文将从自然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三方面着手,同时结合性别、代次、流动经历视角,试图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深层的联系并解释其原因,为政策建议的提出给出借鉴。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