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精神文化变迁     检索到  57268  条相关信息

著名人类学大师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G.Levi-Strauss)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都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结构。表层文化能被社会成员普遍地意识、感知,而深层文化则隐藏在表层结构的背后,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灵。因此,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都应该注重其表层和深层两方面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少英,2003)。自然环境、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长垌乡长垌村长垌屯的茶山瑶自进入大瑶山后,不断繁衍发展,在文化方面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文化变迁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政府应有足够意识保护民族文化,群众应有足够意识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正确处理文化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作者:杨静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回顾了银达村文化的起源、传承与变迁。谈起银达村文化的起源,银达村的乡亲们首先提到的是变工队、互助组,这种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是促使银达人学习文化最原始的力量。银达成为闻名遐迩的先进典型之后,继续向知识化的方向前进,坚持业余文化教育。随着文化的普及与提高,银达村的文化艺术活动兴盛,体育事业也日渐繁荣。

作者:陈文杰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反映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银达村文化的发展自从萌芽,就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陈文杰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文化变迁是社会内在结构变化的外部表征,它是生产、技术、社会制度、信息传播等因素在精神领域引发的变化,更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碰撞的直接结果。进入现代化进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共领域逐渐生成,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影响文化变迁的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家乡陕西省长武县243280三个历史时期为背景,讨论县域文化变迁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惠鸣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本文介绍了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一、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二、来自社会变迁的挑战;三、“宝塔” 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四、本章小结。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生活在中国、老挝和缅甸三国交界地区的哈尼/阿卡人归属不同的国家,他们各自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化发展呈现差异性。国家在场的效力,或者说是国家在场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与国家对待民族民间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这种态度一般可分为三类:放任型、管制型、互动型。

作者:张雨龙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畜牧经济在西藏处于主导地位,在畜牧经济的主要分布区域西藏的西北部则分布着相当数量的人口,随着西藏经济形态的转变,东南部农业经济兴起,再加上农业经济比畜牧经济承载的人口数量多,西藏东南部的人口数量逐渐超过西北部,最终由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雅砻部落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随后在一些农业比较发达和宗教比较兴盛的地方逐渐形成了城镇,特别是山南地区...

作者:黄祖宏 高向东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