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与内容是否合法进行论证的一种行政内部程序与制度。2015年,太原市制定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适用对象、机构职责、启动程序与流程、审查内容、意见效力、责任承担等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太原市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实施以来,对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有...
本文将继续分析“环境”“组织”“人”三个变量,从外部环境条件和组织自身内部条件层面探讨西部阳光的“一级跳”,其中外部环境包括目标群体的环境和西部阳光自身的环境,内部条件主要通过组织运作及结构来展示,并揭示出西部阳光在这一时期的困境。
前面简单地描述了作为静态结构的行政资源:人员、财政和机构,这是乡镇政府用以组织和发动其行政运作的物质基础。接下来,按照把行政过程看作是“时间维度中的事件流”的想法,来检讨一下乡镇行政的动态方面。由于各项工作往往以年度为周期展开,周而复始,因此,可以把乡镇政府的日常运作看作是一个“行政年历”。笔者收集了北镇1997年党委和政府下发的文件,以此作为分析北镇乡镇工...
本文基于北京40个村庄问卷数据,试图从微观层面,探讨制度实施的具体合法性机制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借鉴新制度主义视角、斯科特的制度合法性理论,通过定量数据分析,本文论证了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与文化-认知合法性等三大合法性机制均对人们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有积极影响,全面论证了斯科特的理论与本文的主要假设。
当前中国环保NGO发展所面临的既有法律合法性问题,也有社会合法性问题,即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在社会的潜规则运作中所具有的合法性。本文通过对若干NGO的调查揭示其社会合法性的现状,显示那些没有法律合法性而拥有社会合法性的组织,也可以完好地运作。NGO通过专业化、做实事、资源整合、增进与政府的合作等途径提高自身的社会合法性,是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基于个案村庄进行案例分析,以定性研究为主,对不同制度的不同合法性机制展开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以文化-认知合法性机制为主导的制度实施效果最优,而规制合法性机制主导的制度效果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启发笔者,今后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或组织制度等相关研究,需要探索制度实施所具备的合法性机制,而文化-认知合法性机制尤其值得关注。
诉权合同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然而当前学界对其合法性的认识并不统一。合法性肯定说以私法诉权说为理论依据,将诉权等同于私法上的实体权利,这与诉权属于公法权利的学界共识龃龉,在合法性论证路径上缺乏认同。合法性否定说从诉权的人权属性出发,一方面认为诉权不可放弃、不可处分,另一方面却认为任何人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提起诉讼,因而在观点坚持上无法做到前后一致。诉权属于程序...
本文是基于笔者在福建省所选取的一个村庄开展的个案研究,主要结合部分定量问卷与大量质性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斯科特的制度合法性机制理论框架下的具体制度合法性机制——文化—认知合法性机制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本文论证了制度的文化-认知合法性在制度有效实施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中的积极作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