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代中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成长的一代,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信息社会中成长的一代。加强对新形势下首都中学生的研究,分析刻画其群体特征,探寻工作的有效方法是中学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中学生汉语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初步了解了他们在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方法、阅读目的及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提出了相应对策。
通过三年的断续追踪研究,本文以青海某藏族中学一个班的学生为例,试就他们在内地的教育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进一步思考几个教育人类学的核心理念:整体性和历史性、可能性与局限性、同一性与多样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决定性与开放性。在此基础上,反思教育的中心与边缘问题。
这一章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最后,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如何改进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提出了建议。
2005年9月,为了解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甘肃和河南六个省(市)进行了“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420份,其中小学生问卷720份,中学生问卷1200份,职高生问卷50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
本文对此次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首先叙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全面、深入分析西北农村教师待遇情况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其次阐述了此次研究中学生营养健康项目、教师绩效激励项目的数据来源;再次概述了此次研究采用的随机干预实验法、问卷调查和测试等研究方法;最后梳理了研究思路和框架。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