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来自《北京日报》的报道:北京电视中心新址的工地上出了一件新鲜事,让来京务工人员备感欣慰——某建工集团施工人员生活区大门口上的门匾由原来的“民工之家”改为“员工之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民工们却对此感慨万千,在心理上得到了慰藉。一位来自河南的民工深有感触地说:“这一个字的改动,让我心里暖乎乎的!”11556084这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代表了进城务工者的共同心...
“民工荒”连年重现并向内地蔓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新阶段。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发生改变,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出现偏紧。农民工有了选择就业的机会,不再是无条件就业。只把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忽视劳动权益及其生存发展需求的用工方式已难以继续。“民工荒”为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推进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
本文回顾了2004年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局部地区农民工“短缺”的问题,探讨了全国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安排,其次介绍了如何进行中国农村劳动力半商品化问题的应对,最后介绍了农民工半商品化的未来趋势及问题解决方案。
本报告是对江门市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图表分析数据来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了针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民工流动的历程。其次,分析了1995年以来农民工在新阶段的基本表现。第三,文章分析了民工流动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后,文章做出分析预测。
本文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展示了农民工就业的变化,并尝试用多中方式去解释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